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10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细则
(2010年3月10日)
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关于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经本院办公会讨论决定,特制定本细则如下:
一、复试与录取工作的原则与指导精神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公开、公正、公平。
二、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成立复试与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在学院办公会的领导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处理。小组成员如下:唐士其、李寒梅、关贵海、虎翼雄、曹丽玮。唐士其为组长。
三、各专业分别组织5人以上的专家复试组直接负责复试。每个复试组设秘书一名至二名,负责复试记录和协助安排相关事宜。
四、按照学校的规定,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应在单科、总成绩两方面均达到最低分数线(政治、外语50分;专业课每门90分;总分330)。“如有特殊情况,须由学院(系、所、中心)向研招办提交书面报告,待批准后方可实行。”但因名额所限,达到上述分数线的考生并不能自动进入复试名单,而应自己成绩在专业内的排名、该专业招生名额、复试差额比例决定。
五、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我院2010年硕士招生复试采用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为实际招生人数的120%(按专业分别计算,四舍五入)。考生依自己的初试总成绩在所报专业内按此差额比例降序进入复试名单。如本专业核定复试名额范围内有总成绩相同者,依次确定复试名单,不增加复试人数。但如最后一名的位置上有总成绩相同者,则为公平起见,一并列入复试名单。
六、复试形式为面试,内容涉及考生所报专业的理论、历史、现实问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考生面试结束后由专家复试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平均分即为考生的面试成绩。按照学校规定,复试成绩平均分低于60分者即自动丧失录取资格。
留学生、台港澳考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最低分数线:政治50分,外语40分,专业课每门90分,总分295)按所申请专业参加复试。
推荐免试的同学因已在2009年通过面试,故此次不再参加复试。
七、复试成绩权重为30%。
按照学校规定,在复试阶段将进行外语听力考试。听力考试由学校研招办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为3月20日上午8:30—9:00,考场分别设在二教和三教,考生于8:15入场,8:25停止入场,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以北京大学研招办的通知为准,请上网查询)。听力考试成绩满分为30分,最后以10%直接加入复试总成绩中。
八、我院专业课复试时间为3月20日,地点为国际关系学院大楼。各专业具体的复试时间和地点安排如下: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20日上午9:30,地点:国关大楼A108
科社与共运专业:20日上午10:30 地点:国关大楼A108
中共党史专业:20日上午10:00 地点:国关大楼C102
国际政治专业:20日上午9:30 地点:国关大楼C207
国际关系专业:20日上午9:30 地点:国关大楼C104
外交学专业:20日上午9:30 地点:国关大楼B117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20日上午9:30地点:国关大楼C103
因资源有限,我院无法安排考生的候场房间,各专业考生一律在各自考场前候场。其他相关信息,请随时关注我院网站:http://www.sis.pku.edu.cn。
九、考生在复试时应出示准考证或有效身份证件,可提供能够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如学校正式成绩单、科研成果、获奖证明等。
十、录取
各专业按照考生总成绩在所报专业内的排名依次录取。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各门总成绩/5 +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
录取首先在各专业内进行。如个别专业最终未能录满,将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调剂。调剂方式为:对全院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分专业)按总成绩排名依次征求意见后进行。
希望调剂到外院系或外院校的考生,可按学校相关规定直接联系接收单位。我院不负责推荐。
十一、凡参加复试的中国大陆考生19日务必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A118房间交报名材料并进行审核,后到A116院财务办交复试费人民币100元;港澳台考生交申请费人民币138元;复试费人民币100元,共计238元(办理手续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1:00—4:30),不交费者不能参加复试(留学生除外)。
联系人:曹老师
电话:6275 1636
email:ggxyyjs@pku.edu.cn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10 年硕士生复试名单
姓名 |
专业 |
报考方向 |
总成绩 |
专业名次 |
备注 |
戴武俊 |
中外政治制度 |
比较政治思想 |
346 |
1 |
|
郭小雨 |
中外政治制度 |
比较政治思想 |
345 |
2 |
|
王道亮 |
科社与共运 |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社会
政治研究 |
344 |
1 |
|
邱道隆 |
中共党史 |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
357 |
1 |
|
仲艳妮 |
中共党史 |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
338 |
2 |
|
陈少钦 |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 |
372 |
1 |
|
卞恒沁 |
国际政治 |
东亚地区研究 |
371 |
2 |
|
王 君卿 |
国际政治 |
世界民族问题研究 |
367 |
3 |
|
韩晓璐 |
国际政治 |
亚太研究 |
361 |
5 |
|
杨雅梅 |
国际政治 |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 |
351 |
7 |
|
江文军 |
国际政治 |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 |
344 |
9 |
|
贾力楠 |
国际政治 |
东亚地区研究 |
338 |
11 |
|
邓凯 |
国际政治 |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 |
338 |
12 |
|
才仁卓玛 |
国际政治 |
东亚地区研究 |
362 |
4 |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
田隆斌 |
国际政治 |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 |
309 |
35 |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
许乃元 |
国际政治 |
世界民族问题研究 |
|
|
港澳台 |
李淑贞 |
国际政治 |
东亚地区研究 |
|
|
港澳台 |
池野智司 |
国际政治 |
|
|
|
留学生 |
金高云 |
国际政治 |
|
|
|
留学生 |
申才娟 |
国际政治 |
|
|
|
留学生 |
金泽渊 |
国际政治 |
|
|
|
留学生 |
陈宇慧 |
国际关系 |
美欧日发达国家关系研究 |
361 |
1 |
|
顾全 |
国际关系 |
当代国际关系 |
349 |
2 |
|
夏鹏飞 |
国际关系 |
当代国际关系 |
344 |
3 |
|
朱竹雷 |
国际关系 |
当代国际关系 |
338 |
4 |
|
周启国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及中国周边关系 |
331 |
8 |
|
刘靖缇 |
国际关系 |
当代国际关系 |
|
|
港澳台 |
隋缘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及中国周边关系 |
|
|
港澳台 |
曾逸心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及中国周边关系 |
|
|
港澳台 |
李相元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赵娥慧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张善贞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朴志桓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卢文龙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李万鹏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郑善仁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小山惠鼓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安德瑞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涂艾米 |
国际关系 |
|
|
|
留学生 |
何双伶 |
外交学 |
外交学 |
372 |
1 |
|
曾璇 |
外交学 |
外交学 |
369 |
2 |
|
刘昌雨 |
外交学 |
外交学 |
361 |
3 |
|
马骕 |
外交学 |
中国外交 |
331 |
5 |
|
金知瑢 |
外交学 |
|
|
|
留学生 |
林润 |
外交学 |
|
|
|
留学生 |
赵洙英 |
外交学 |
|
|
|
留学生 |
全性河 |
外交学 |
|
|
|
留学生 |
杨鸿生 |
外交学 |
|
|
|
留学生 |
王怡雅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国际经济合作研究 |
382 |
1 |
|
袁峰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
373 |
2 |
|
何严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
350 |
3 |
|
李荣杰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国际经济合作研究 |
|
|
港澳台 |
郑林栋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研究 |
|
|
港澳台 |
刘武鑫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
|
|
港澳台 |
沈一琳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
|
|
留学生 |
黄仁成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
|
|
留学生 |
赵好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
|
|
留学生 |
万山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
|
|
留学生 |
附注:国政经专业计划招生 2 人,按学院规定比例,有资格参加复试的学生数为 2.4 人( 2x120% ),如果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则为 2 人。但是,为了保证招生质量,并且体现差额复试的原则,经研究决定,特增加一名复试名额,即为 3 人。